最近董阿姨又火了一把。
上周《鲁豫有约一日大咖行》播出了董明珠专题节目,不少人又见识一把“铁娘子”性格霸气的一面。节目中,董明珠多次对员工发火,不仅重现了早前网络疯传的她叉腰发火的场景,还出现了在会议室中与客人合影时因灯光问题对员工发火的画面,就连鲁豫都在电梯中表示员工很怕她,没想到董明珠一句话直接让鲁豫说不出话来。
据猫眼了解情况,处处透着铁娘子的风格。节目播出前,就有一则她当着员工的面发火的图片在网络疯传,很多人不明就里,甚至调侃她又要摔手机。其实,这个场景是出现在董明珠从职员口中得知有客户在工厂参观后。因为员工安排董明珠是第二天上午前往工厂视察,但因为正巧下午有时间,就反问为何不现在去,当到达楼下出入口时,又发现车没有准备好,随即对着众人一阵大吼,甚至放话“不把你们撤了才怪”。
另外在之后来到工厂参观后,董明珠又发现室内的温差很大,于是对着管事一顿批评,表示自己很生气,很明显可以看到下属脸上一阵紧张,鲁豫显然是注意到一路上员工的紧张气氛。
董阿姨当然有自己的理解,鲁豫在电梯中向董明珠发问:“你的员工在见到你在的时候特比紧张”,董明珠霸气回应,“紧张不紧张在于你工作做的好不好,做的好就不应该紧张,紧张就证明你一定是有问题的”。听到这话,鲁豫没敢吭声,似乎也觉得挺有道理的。猫眼细想,好像有点道理?
董阿姨的霸气,铁娘子风格体现的相当多,这里不再赘述,现在讨论的更多是董阿姨的多面性。
我们知道董明珠一直很红,作为千亿市值的掌舵人,与“格力”、“空调”等符号划等号的她一直在自由自在的展示自己,全身心投入。
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铺天盖地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吸引人眼球的董明珠,应该是2013年底,中央台评选年度经济人物,董明珠与雷军同台,打了一个十亿元的漫天大赌。2013年度经济人物典礼上,雷军与董明珠均获得年度经济人物,在颁奖环节中,雷军董明珠对赌掐架,雷军赌的是,格力的模式落伍了,五年内小米销售额超过格力,董明珠回应的原话是,“去年一百多亿,今年三百多亿,这种增长速度确实令人震撼。但是我觉得枝繁叶茂的底下根在哪里,绿叶长生三年以后,能不能永久,我觉得还是引起思考。”两个人的脾气都不小,每句话都往对方的要害处狠踢,针尖对麦芒。
这次红的很突然,制造业被互联网经济逼到了墙角,这时候便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提刀在手,替自己大声地喊几嗓子,制造业的人说话都很矜持,转承起合有逻辑,但在嘈杂的互联网环境中很吃亏,有势没有理,好比当众滚烂泥,有理没有势,大家当你如空气。
年轻时的董明珠
董明珠的倔强个性也是被那次打赌激出来的,有趣的是,她抓住了这个瞬间,让它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态度。
从那次之后,董小姐的讲话越来越大声,越来越自由,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然后,她宣布自己为格力空调代言,还把自己的照片,当成了新上市的格力手机的开机屏。她霸气外露,大开大合,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符号。
这个符号是:三十多岁的时候,她还仅仅是格力的一个普通销售员,二十多年后,她居然领导了一家年销售上千亿的大公司,还有什么励志故事比这个更刺激的?她坚持制造业的工匠精神,与风口上的雷布斯大唱对台戏,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解气的?
在互联网上,最讨人厌的是神采奕奕的标准照,最受待见的是耍宝、自黑、讲人话。
董明珠即使参加鲁豫的综艺节目,也不是一个有娱乐精神的人。从节目中可以看出,她不苟言笑,有时候甚至表现得很严厉 。吸引人的是,她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宗教般的痴迷,她像母豹子一样地呵护着格力的利益,任何行业里,当一个人不顾一切地竭尽全力,往往是最性感的。
个性是很难被“包装”出来的,它必须是真实的,它绝对不能完美,而应该是原生的和粗糙的,甚至可以是有缺陷的。这完全不符合制造业的标准化规则,但却应和了个性化定制的趋势。
就这样,董明珠从董事长办公室站到了镁光灯下,还抢走了明星代言的生意,格力每年可以省下几千万的代言费和广告费。
董明珠代言自家产品
比省钱更重要的是,董小姐很可能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品牌传播模式:即便是最冰冷、最格式化的家电品牌,也可以进行人格化的背书。而且,制造者本身应该成为口碑传播的主角。
董明珠当然也是多面性的,家人、员工、朋友、竞争对手(她直接发飘“一晚只需一度电”是欺骗消费者),不变的她对于民族品牌的全身心投入,对于品牌发展的霸气宣言。当然网红更多的也是企业品牌及个人品牌的搞笑输出。互联网时代,更多人的更会玩了。
就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李东生减肥成功,为TCL代言,方洪波换了一副很潮的眼镜,为美的代言,联想在深圳发布Thinkpad X1,一向腼腆的杨元庆也开始为产品代言。企业家的个性被强烈地投影到产品中,成为品牌个性的一部分。董小姐走得更远,她开通了自己的自媒体。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展示自己的个性
在这样的潮流中,传统商业意义上的品牌被瓦解了,它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从而也颠覆了以往传播的逻辑。人格认同感,部分地替代产品功能,成为了新的用户黏联和购买理由,这在产品过剩和注意力缺失的时代,无疑具有试验性的意义。
人大于一切的组织,没有温度的品牌将没有生命。
今年以来,网红经济突然成为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一些具有专业能力的“素人”,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传播自己的产品知识和生活方式,直接形成为购买的能力。一个网红能够走多远,则与产品质量、供应链管理和用户互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