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政府动作似乎都预示着互联网医院的旺季正在来临。
4月11日,李克强总理视察上海华山医院,称赞互联网远程医疗。一天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5天后国新办又公开介绍了相关“发展意见”精神。当月26日,卫健委发布“互联网+医疗健康”实施计划。尽管卫健委力争2018年5月底出台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经权衡再三,还是挪到了2018年底,但业内人士已然兴奋至极。
但不得不说的是,规则是保护也是限制: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线上线下监管一致、首诊必须在线下等规定,让原本可以“零成本”开办的互联网医院,变得需要多花一丝精力了,也不再如之前一般泛滥成灾。随着7月27日零氪互联网医院的入驻,银川互联网基地中落地且拿到医疗机构许可证的互联网医院已然达到21家。相比于之前一口气签约的15家,这个增长速度已经是缓之又缓、慎之又慎。当然,签约与落地还有着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其中除了政策摇摆的原因外,也有不少企业意图只在浑水摸鱼,借噱头造势,而等到需要真正投入资金、资源、人员且还要面对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时候,自然要权衡再三。
一、屁股决定脑袋——互联网医院的角色定位
对于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各家都打着各家的算盘。
银川希望通过互联网医院留住病人,留住医保:通过引进优质的医生资源,让那些去北京住院、花医保的患者愿意留下。正如银川市卫计委主任所言,银川所谋求的,是患者、医院、和医保的三方共赢:患者不会增加负担、基层和三甲医院能够获得对应患者、医保不会“过多”支出。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互联网医院是不得不完成的政治目标,也是医院对外的名片窗口。尽管B-B-C模式的互联网医院能够为大医院带来一定的有价值患者,但是这点问诊体量相对于门诊量来说,依然是微不足道。而且所产生的经济价值远远不及其投入的人力物力。所以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业务,更多还是在于社会影响和医院名片。
而对于众多落地银川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说,他们的目的,则简单得多:为商业化的合规创造前提。这个“合规”自然就是处方,因此“处方量”也一度成为衡量互联网医院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
因此,在多方参与者都打着各自算盘的情况下,对互联网医院的监管与价值评估,也存在着不同的维度。但毫无疑问,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由于直接面向医疗市场,更贴近一线患者,因此也最值得市场关注。
二、互联网医院只是企业入场门票
在实体医院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允许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医师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允许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这是4月份国务院“意见”对于互联网医院可开展业务的界定。这一界定也决定了无论是从医疗还是商业的角度,互联网医院能做的事情依然还是十分有限。
单单一个“仅允许复诊”就让互联网医院能形成的医疗闭环少了一个大缺口。医疗的一般环节是挂号-咨询-诊断-处方-治疗-购药-复诊,在失去了首诊患者获取和甄别,以及初次用户就医场景构建的情况下,互联网医院只能做的是复诊场景下的小闭环,而复诊场景对于患者心理和患者决策的影响,就少之又少了。
既然如此,那么互联网医院的价值究竟何在呢?
任何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都有同一个目的,就是服务于现有医疗业务的开展。因此,无论是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是医药电商亦或者医患社区,都是在已有业务量的基础上,搭建互联网医院平台,用以承接之前游走在灰色地带边缘的咨询、问诊、卖药、多点执业等等。在有了互联网医院之后,这些业务能够变得合规合法,体量也能无限扩大。七乐康这样的医药电商平台,将线上药品交易搬到其互联网医院之后,一跃而成为“线上处方量最大的互联网医院”,而就在半年前,处方药的网上禁售还是一个让人焦虑的难题。此外以医患沟通咨询起家的春雨、好大夫,在将医患双方导向互联网医院之后,也能探索更多商业化的可能。反之对于没有医疗业务基础的企业来说,互联网医院则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互联网医院的价值在于放大,而非创造。
此外, 医疗在线上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互联网医院也只是实体医疗的补充而非替代。在首诊、检查、治疗均须在线下进行的状况下,特定的专科以及慢病则会成为互联网医院发挥价值最大的领域,而药品也将持续成为互联网医院的核心。
5月刚刚拿到许可证落户银川基地的山屿海互联网医院即是如此。作为以特医食品为特色的倍悦健康旗下业务,山屿海所扮演的角色,一是打通倍悦健康原本并不相同的妇幼、男科、养老等数个医患平台,使原本相互独立的业务平台能够通过互联网医院实现资源和数据的互联互通。第二点则是将互联网医院作为合规的重要手段,在将医疗属性变得消费化的大势下,倍悦反其道而行,将偏电商的特医食品营销方式向医疗专业化推进,从而将业务做重做深,为更多的医疗服务探索提供基础。众多医药电商企业如七乐康、云开亚美、健客网都纷纷在医疗方向下重注的原因同样如此。
互联网医院很热,社会价值也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来说,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垂直领域独角兽、亦或者医疗创业公司,对于互联网医院的探索,还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企业来说是否有实际价值、能否助力业务增长,还是要充分考虑到与自身资源的匹配度,以及是否符合自身的业务逻辑。毕竟随着即将出台的管理细则,互联网医院的运营与管理成本也必定会节节攀升。依靠一块牌照就想提高话语权或者带来热度的时期,已经渐行渐远了。